中国通史 | 第六集:夏王朝觅踪(视频、文字)
第六集:夏王朝觅踪
解说词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既传承着龙山时代诸邦国都邑创造的早期文明,又作为上古夏商周三代的开始,为华夏文明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位于河南省禹州市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远古时期禹州一带洪水泛滥,皆因水中的一种怪兽蛟龙作祟,蛟龙在水中兴风作浪,鼓动水势,冲垮人们所筑的堤防,淹没土地和村庄,致使无数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而后大禹在众神的帮助下,将九条蛟龙一一制服,并把其中的一条禁锢在这口八角井中。它就说明了将这个位置这个锁蛟,它就是大禹曾经在这里指挥治水的一个象征物,一个标志物。
在尧时代,大禹的父亲鲧也是一位治水能手,尧将治理洪水的任务交给了鲧,可惜鲧没能完成使命,最终因失职被杀。到了舜时代,治理洪水的艰巨任务转而落到了禹的身上,禹汲取了父亲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改变了治水的方法,经过十几年艰难的努力,终于治理了洪水,直到现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仍为大家津津乐道,在世人的眼中,大禹功不可没,利泽万世。
位于河南禹州几千公里以外的四川省汶川县,几千年来,当地的羌族百姓将大禹视为自己的祖先。在今天汶川羌族人的生活当中,依旧保留着各式各样与大禹相关的文化习俗,而大禹精神已深深融入羌族人们的血液当中。这种特殊舞蹈叫做禹步,是羌族婚丧嫁娶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仪式,相传,禹步是由大禹走路的姿势演变而来,传说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因过度操劳患上了腿疾,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为怀念这位伟大的祖先,羌族人将大禹行走的跛步演变出如今的禹步,以世代秉承先祖大禹的治水精神。
治水成功,使禹的威信空前提高,他不仅通过禅让制成为舜的继承人,更是把原本较为分散的邦国与部落联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以夏后氏为中心的邦国,让夏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王为天下共主的时代,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相传大禹死后安葬在会稽山上,今浙江省绍兴市南,今天的会稽山仍存禹庙、禹陵、禹祠等与大禹相关的历史遗迹,从秦始皇开始,很多帝王亲临禹陵祭祀大禹。
二里头遗址所发现的宫殿基座,是中国目前被确认的最早宫城建筑,经测量得出,夯土基质约合土立方为两万立方米,合计挖土运土夯筑等工序,依据当时所用的木石工具,总用工不下8万,整个宫殿的主体工程建造落成最少需要三至四年时间,非帝王谁又能建造出如此宏大的宫殿,考古学家根据遗址出土的文物特征判断,它应是一处夏代的都城遗址。
我们可以看到二里头这个时期,夏代后期,农业有显著的发展,这个农作物的种类不仅有粟和黍,而且还有稻,然后还这个有数量比较少的小麦乃至大豆,所以五谷在夏代已经形成了,而且它的农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有一些人可以脱离农业去从事手工业的制作,然后去从事管理。夏朝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劳动力更加集中,农业的发展,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专门从事生产工具制造的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身怀技艺的女匠男工,或是纺织,或是制陶冶金,这些出土的手工业制品,其做工之精致,造型之精美。
二里头遗址所出土的这些刻符,很可能是比甲骨文更早的中国文字,与后来的商代甲骨文也有着极大的渊源关系,由于陶文仅仅是以单个的形式出现在夏陶之上,以至于人们无法清晰地理解它的意思,对于夏朝是否已经出现了中国早期文字,专家们也只都是见仁见智,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
在距离二里头遗址数千公里以外的贵州省荔波县,一个神秘的少数民族竟一直传承着与夏朝陶纹极其相似的文字,水族,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少数拥有自己的文字的民族之一,在水族两千五百多个单字中,大部分为异体字,由水书先生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水族文字被称为水书,一直用来记载水族的天文、地理、历史、宗教、民俗等各个方面,水族百姓也会将水书作为谏言和祝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绣制在水族的各种饰品和服饰当中,在现存的水书文字中,水书先生已发现多个与夏陶符号完全相同的文字,他们甚至可以大致解读二里头陶文的含义,这也提供了寻找夏朝文字的另一种可能。
自二里头文化遗存发现至今,考古工作者们已发现了五百多座墓葬,在墓葬中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通过墓葬大小,规模的对比,以及陪葬品的差异发现,这些墓葬已成为解开夏王朝社会结构及礼制的重要线索。
不同规格的墓葬呈现出夏王朝等级的分化,二里头文化墓葬中已经形成依照等级的高低而等差有序地使用礼器,礼器只是发现于一定等级以上的墓葬中,其等差有序的规则正是礼制形成的重要表现,更是夏代阶级分化的重要标志,二里头墓葬的发现不仅吸引了大量考古学家的关注,一些民俗专家也对其展开研究。
2002年春天,二里头墓葬中一件造型奇特的动物仿生饰品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专家的注意,这件由两千余片绿松石片组合成的绿松石饰品,其制作之精,在同时代的动物仿生饰品文物中实属罕见,它的身上可能还隐藏着更大的秘密,自这件绿松石器出土以来,它的形状被大多数专家认定为龙的形象,中国文化历来都与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龙是中国权力与神的象征,墓主人的身份因此更是变得扑朔迷离。
据文献记载,夏王朝中期以后,夏朝统治者渐渐失去民心,当夏桀在位时,夏王朝内忧外患,民心大乱,其统治的部落邦国纷纷离散,夏桀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之一,当他完全失去人心时,商汤趁机发动进攻,夏桀被放逐于南巢而死,夏朝灭亡。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推断,夏王朝的统治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有四百七十年的历史,根据《史记》记载,夏朝的第一位王是大禹,从大禹开始到桀灭亡,夏朝共有十七位王。
这里是位于河南省嵩山南麓的万岁峰,这块山上的巨石被当地百姓称为启母石,相传大禹与涂山氏所生的儿子夏启正是在此出生。传说在大禹治水时,涂山氏怀上了禹的儿子,但到了嵩山之下时,大禹借助上天神力将自己变为黑熊,涂山氏因此受到惊吓化成了巨石,大禹赶到后大喊,归我子,此时天地感应,石破东方而启生,显然,这样的早期神话无法令人相信,然而神话中常常隐藏着一些史实。
禹临终前按照尧舜禹时代禅让制的传统,并没有将首领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启,而是选择了东夷人的首领益,然而,益的威望和实力远不如启,启及夏后氏族众也不甘心权力外移,经过一番激烈的博弈,启最终取代了益,并以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的传统开始确立,这标志着以夏后氏为中心的中原地区邦国联盟正式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夏朝早期的遗址或许就在启母石所在的嵩山一带,1979年,考古学家就在离启母石不远的地方试掘了河南新密一带,发现了一处早于二里头文化的遗存,根据文献记载和遗址绝对年代对比,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极有可能就是在新砦遗址发生。启之后,夏朝经历了一段极其动荡的年代,一个来自东方的神秘部落东夷,将夏朝的统治权从太康手中夺走,这正是有名的历史事件“太康失国”,关于这位东夷部落的首领,历史文献中对他的记载少之又少,但在神话传说当中,他却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就是射日英雄后羿。
在历史传说中,上古时期天空有十个太阳,以至于江海湖泊干涸,农作物枯萎,人们在骄阳似火的苦难中苦苦挣扎,这时英勇的后羿挺身而出,展开了与十个太阳的殊死较量,他奔跑在崇山峻岭之间,追逐着太阳,并用弓箭逐一射下了天空中的九个太阳,最终后羿拯救了苍生,大地又重新恢复了生机。
后羿射日,这是一个在中国尽人皆知的传说。在司马迁《史记•夏本纪》的记载中,后羿射落的不是太阳,而是太康,后羿是夏朝东夷族有穷氏首领,由于夏天子太康不恤民事,后羿带领部众从太康手中夺取了夏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事件,“太康失国”及“后羿代夏”,后羿射日无疑是一个神话传说,那么那个来自于东夷的部落是否真的获得了夏朝的统治地位呢?
真实的后羿极有可能带领他的东夷部落统治了夏朝,但据文献记载,后羿当上国王后,同太康一样荒于国政,于是血腥事件再次上演,后羿被大臣寒浞所杀,当寒浞夺取王位时,另一个人的力量正变得强大起来,此人便是少康。少康是太康弟弟仲康的孙子,他在颠沛流离中长大,少康年长后,投奔到了实力强大的虞氏部落,并得到了信任,手握重权的少康,在寒浞渐失民心之时集结了夏部族的余众,起兵攻灭寒浞,收复了夏朝王都。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的王城岗遗址是一座略早于新砦文化的故城址,根据城址的时代进行推测,它可能与夏朝最初的发源地有关,直到2002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后,王城岗遗址才得以再次被发掘,在原有小城的西北,考古专家惊喜地发现了一处面积达三十多万平方米的大城。从年代上看,大城的年代晚于小城,经碳十四测定,大城的年代正好与夏代始年相符,于是,考古专家提出,此大城应是禹都阳城的所在地,而原先被忽视的小城,应该是夏禹之父鲧所筑的城址。遥远的夏王朝,它的历史面纱正在徐徐地向世人揭开,历史长河仍在奔流,最终将汇入未来浩瀚的海洋。
一个尘封了数千年的夏王朝,已不再被认为是迷雾朦胧的传说,而是以日益清晰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当我们重新回顾这段历史时,我们会发现,中华文化的许多源头可以追溯到夏朝,虽然,无论是二里头还是新砦遗址,或是王城岗遗址,我们仍没有找到与大禹直接相关的任何遗迹,但几千年来大禹从来没有消逝,他的功绩和精神始终受到中国人的尊崇,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人物与历史事件,大禹其人和大禹治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不论是大禹治水的疏导方法,还是大禹治水中所体现出的人格魅力、文化价值与道德精神,都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斗转星移,时光流逝,而大禹精神永远不会消失,古老王朝所蕴含的精神源泉也永远不会枯竭。
编辑:止语
来源:历史教学园地
【往期列表】
~●~●~●~●~●~●~
【精品课程】
【古代汉语】
【古代文学】
【全集】
~●~●~●~●~●~●~
延伸阅读:
古代汉语文学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任选一):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古代汉语文学”;
2.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
3.点击本公众号(“古代汉语文学”)右上角人像。
古代汉语文学QQ群:933201038
群内100多篇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专业文章;100多部正版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类电子书,群成员免费下载。
QQ群内有100多部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电子版书籍可免费下载;群内论坛有80余篇精选文章可免费学习。群内专业人士交流活跃。群成员构成: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相关方向考研备考的学子,古籍、古文、古代史相关研究人员。(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
QQ群二维码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
欢迎关注“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study-CN,可搜索账号关注,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可以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读以前的文章。
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然后关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